永懷我的老師~哲學家詩人李震神父 潘小慧

永懷我的老師~哲學家詩人李震神父
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2005.5.15由李震蒙席、鍾安住神父主禮,補行堅振禮和婚禮聖事】


    聽到李震(李振英)神父過世的消息,就像一年多前聽到電話那頭,唯一的哥哥傳來父親離世的訊息一樣,心情平靜。畢竟都已經是九十多歲的高壽長者,死亡並不算是震驚的事,只是他們都是我好敬好愛的父親,李震神父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像父親般的師長。在腦海中不斷湧現的,都是李震神父像頑童般純真的笑容,以及對人、對事的慈悲與大愛。以下紀錄兩三件我與李神父的相處和觀察,以資紀念。

博士班討論課

    1986年6月我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一畢業,隨即於7月以榜首考進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當時有門上下學期各三學分的必修「討論課」。博班第一年我修李震神父的討論課,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李神父。

    李神父的哲學專業以形上學見長,討論課的課程上學期規劃研討西洋哲學的形上學,下學期則規劃為中國哲學的形上學。除了聽講外,每名同學必須於每一學期選擇一名哲學家的形上學議題進行報告,還得接受老師和同學的詢問,一人包辦一次/周,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我們博士生可說是相當大的挑戰。記得上學期西哲我選擇亞里斯多德的「實體」概念,下學期中哲則選擇碩士論文處理過的也較熟悉的荀子之「天論」思想。當時同班修課的同學和學長不少,約有八名,其中也有當時博三的煌傑學長。記得找資料時,由於煌傑學長大學時期在文圖工讀過好幾年,對於中外文圖書期刊資料十分熟悉,他很熱心地帶領我到文圖查詢並給予我建議,使得我順利完成口頭和書面報告,以及課堂詢答,還僥倖拿得全班最高分。必須感謝李神父看似簡單樸實卻嚴謹的課程,奠定了日後我哲學研究的紮實基礎。李震神父思想開放,論述條理清晰,聲音宏亮,再加上親切和藹又風趣的性格,因此李神父的課程口碑相當好。他為人開明,教書也如此,能欣然接受學生對論題的討論和批判;反應在課程上就特別著重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班級自由討論風氣極為興盛。李震神父是我心目中最開明的神父,是最具哲學家風範的老師。

《哲學大辭書》編輯工作

    考入博班,有幸到文學院四樓魯士廳黎建球教授辦公室,《哲學大辭書》編輯部擔任編輯助理四年,也是透過這個工作機緣,更多也更好地接觸李震神父。《哲學大辭書》的發行人是由羅光主教和李震神父並列,而李神父是主要召集人。《哲學大辭書》的工作團隊當時在李神父的帶領下,從無到有,整個團隊固定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所有的編輯委員都出席,就在臺北安居街校區,找個教室,一起工作,討論各個細節,真的可以形容為篳路藍縷。尤其當初開始編輯時,還沒有電腦作業,龐大的辭書內容都是一字一句手抄整理出來的,是很漫長、繁瑣、辛苦的工作。《哲學字典》裡主要包含了西洋哲學、中國哲學、印度哲學,各領域都網羅二、三位以上專家一同合作,起初共有十位成員(李震、鄔昆如、張永儁、黎建球、陳文團、釋恆清、楊惠南、陳俊輝、尤煌傑和潘小慧等)。在工作過程中,從字典的規劃開始,每一次的會議李神父都親自出席並主持。每次開會都是一整個下午,連續三至四個鐘頭的學術工作。工作結束後,李神父慰勞大家,在附近小館吃晚餐。這樣的工作型態持續了好幾年,才看到辭書成形。那幾年工作所積累的革命情誼,大夥圍坐圓桌用餐,聆聽師長們輕鬆談笑的愉快氛圍,往往讓我在內心深處,覺得那家小館的飯菜是全世界最香甜的佳餚!席間,鄔老師話題最多,黎老師最靈活,李神父則是最幽默的代表,我最年輕,默默學習師長們的機智並享受跟哲學家為伍的幸福!

聽李神父講道理

雖然我三歲時已經在竹南天主堂領洗,但國中畢業參加北聯後即忙於課業,無暇參加教會活動。2004-2005年,感恩李震神父主動為我們講道理。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吳瑞珠老師(1958-2014,當時擔任校史室主任)、李政達老師、莊幸惠秘書,四人一起在校史室聽道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李神父講道理很不一般,經常搭配他在義大利時的生活經歷,因此既生動又有趣。2005年5月15日由李神父主禮,在輔大淨心堂二樓小聖堂為我補行堅振禮和婚禮聖事,為其他三位則是行堅振禮。翻看當天的照片,回憶竟是滿滿神父的祝福。

跟著神父進行兩岸學術交流

1990年我獲博士學位留系任教後,和李震神父的關係轉而為同事,我開始跟著前輩師長參與學術會議與交流。李震神父相當有遠見與創新,在輔大成立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以實際經費支持學者們進行學術交流研究(於2000年與「學術交流室」納入研發處),在校長任內,甚至以特支費贊助兩岸的學術交流活動。基本上,羅光總主教、李震神父、黎建球教授三位校長任內對士林哲學研究等相關工作的推動與完成都有促進之功。

在學術上,李震神父始終都在寫作講道,還獲得宗座聖多瑪斯哲學院院士的榮銜。《人與上帝》十冊可說是代表作,其中談到許多《易經》與士林哲學的對比,他以對比的方式寫作。李神父經常批判無神論,他也曾在輔大開設「中西無神論」的課程,其目的是希望從批判中去呼喚出「有神」的思想。這是李神父所致力於從中國哲學中有「神性天」的概念意含,找出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融合的可能性之道。

哲學家詩人

    李震神父是個哲學家,無庸置疑。但是,李神父也是個詩人,著有《抱無詩集:永恆的追尋》三冊(臺北市:魔豆,2001),收錄詩作500首。此外,李神父真情至性,還有個嗜好——喜歡撿石頭,因著特有的藝術天分,興致來了便在石頭上作畫,輔大同仁特將精選的成品收錄在神父的詩集裡。其中,第三部,438首〈時間與永恆〉,我好喜歡。李震神父寫道:               


                           時間是什麼

                           一秒有多長


                           如果心中沒有愛

                           時間只是虛無

                           一秒也是空空


                           如果心中有愛

                           真愛永不止息

                           時間即是生命

                           一秒即是永恆

    李震神父教導我們:人的生命不在長短,在於心中有愛,若然,一秒即是永恆。我敬愛的李神父,永遠懷念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生朋友一起走 一起回到天父的家乡永远相聚 林清玉提供